物业有权利拆除违建吗?这违法吗?
在物业管理的实际工作中,物业是否有权利拆除违法建筑以及这种拆除行为是否违法,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。
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违法建筑,违法建筑通常是指未经规划土地主管部门批准,未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,擅自建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,在小区内,常见的违建包括业主私自搭建的阳光房、超出规定范围扩建的房屋等。
从法律层面来看,物业本身并没有直接拆除违法建筑的权利,物业与业主之间是基于物业服务合同建立的服务关系,其主要职责是为业主提供诸如环境卫生、安全保卫、设施维护等服务,虽然物业在维护小区的整体秩序和公共安全方面有一定的管理责任,但拆除违法建筑属于行政执法行为,需要特定的行政权力和法律程序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》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,对于违法建筑的认定和处理,是由具有相应职权的行政机关负责,城市规划部门或城管执法部门有权对违建进行调查、认定,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责令停止建设、限期改正、拆除等决定,物业没有被赋予这样的行政权力,不能自行对违法建筑进行拆除。
如果物业擅自拆除业主的违法建筑,可能会面临一系列的法律风险,这种行为可能构成对业主财产权的侵犯,即使建筑是违法的,但业主对建筑材料等仍享有一定的财产权益,物业未经合法程序拆除,业主有权要求物业承担赔偿责任,物业的擅自拆除行为可能会引发与业主之间的冲突和纠纷,不利于小区的和谐稳定。
物业在发现小区内存在违法建筑时,并非无所作为,物业有义务及时制止业主的违建行为,并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报告,物业可以通过张贴通知、与业主沟通等方式,告知业主其建设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和小区管理规约,要求业主停止建设,将违建情况及时反馈给有执法权的部门,协助执法部门开展调查和处理工作。
物业没有权利直接拆除违法建筑,擅自拆除是违法的,物业应该在自身职责范围内,做好对违法建筑的发现、制止和报告工作,配合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违建问题,共同维护小区的良好秩序和公共利益。
#物权法 #违法行为